你還記得你最早的 #記憶 是什麼嗎?
研究統計,大概有 60% 的人們
對 2 歲以前發生的事沒有任何記憶
而人腦中負責處理長期記憶的 #海馬迴
也的確要到將近 2 歲時才具備基本功能
此外有心理學家認為
掌握 #語言 是形成完整記憶的先決條件
而兒童約要到 3 歲才有初步語言能力
所以要達到成人程度的記憶能力
平均而言得等到 5 至 6 歲之後*
在這之前的記憶空白現象
就被叫做 #嬰兒失憶
那為什麼還有將近 40% 的人
會認為自己記得 2 歲以前的事呢?
有科學家設計了一場實驗
和受測者父母一起編出一個謊言
說他們小時候,曾在大賣場走失過
所幸有位路過的正義老奶奶出手相救
結果在數周之後,有高達 25% 的受測者
會對這段編造的故事「有清楚的記憶」
有些甚至還能補充發生時間等細節
這顯示,許多人腦海中的 #兒時回憶
很可能就是長輩講古 (「你小時候齁...」)
與其他記憶碎片所拼湊出來的印象-
它是被想像出來,不是親身體驗到的
有趣的是,研究還發現當人年紀越大時
就越習慣去為這些模糊的記憶編織各種細節
因為越詳細的情節,能讓回憶畫面越發清晰
人們就更容易相信這些記憶都來自真實經歷
所以說啊,你各位真的不要對記憶太有信心
畢竟你連幾天前晚餐吃什麼都記不起來了
幾年幾十年前的事,也是很可能記錯的
#怪奇冷知識498
註:因為每個人發育情況、記憶力都不同,所以這個數字範圍其實很大,甚至有說法認為要到 8 歲。